首頁 > 路橋資訊 > 正文
“深隧”解決“水浸街”規(guī)劃獲審議通過
2015-06-25 
        

        

        

        《規(guī)劃》提出老城區(qū)不再采用雨污分流,改用深層隧道解決水浸街。南方日報記者肖雄攝

        

        南方日報訊

        (記者/張西陸實習生/謝歡)對于廣州而言,“水浸街”一直是個老大難問題。24日的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廣州市中心城區(qū)排水(雨水)防澇綜合規(guī)劃》(以下簡稱《規(guī)劃》),其中提出老城區(qū)不再采用雨污分流,將改為通過深層隧道的建設解決排澇標準低和溢流污染嚴重的問題。據悉,廣州將在中心城區(qū)建設“一主六副”七條“深隧”。

        市水務局總工程師鄭航桅透露,目前該規(guī)劃還在編制過程中,因為“深隧”所涉及到老城區(qū)比較大的范圍,并且與地鐵等構筑物有交叉,穿越的地質情況也比較復雜,所以規(guī)劃的編制也比較費時。

        提高雨水管網建設標準

        為了解決“水浸街”問題,《規(guī)劃》提出了較高的城市雨水管網建設標準,采用了國家新頒布的《室外排水設計規(guī)范》的上限。鄭航桅表示,新建城區(qū)按照5年重現期、老城區(qū)按照3年重現期、特別重要的區(qū)域按照10年重現期進行建設?!兑?guī)劃》分為2020年、2030年兩個時點。

        此外,《規(guī)劃》中結合廣州實際情況,按道路、居民區(qū)、工商業(yè)等區(qū)域,從積水時間、深度、面積等方面明確了內澇災害評定標準。鄭航桅舉例,內澇分為居民區(qū)、工商業(yè)區(qū)、城市主干道路,比如說居民區(qū)和工商業(yè)區(qū)的影響面積不超過1萬平方米,道路積水深度不超過20厘米,積水時間不超過1小時,如果這三個條件都沒有達到的話,那就屬于積水,還不構成內澇,如果達到了其中一項就構成了內澇。

        東濠涌“深隧”試驗段施工進展正常

        《規(guī)劃》將一直沿用的分流制排水體制調整為:新城區(qū)及成片改造區(qū)域采用分流制、老城區(qū)保留合流制;并且提出了采用深層排水隧道解決老城區(qū)排澇標準低和溢流污染嚴重的問題。

        對于正在建設中的東濠涌“深隧”試驗段,鄭航桅透露,目前東濠涌深隧的施工進展正常,主要是進行豎井的開挖,但由于前期受考古以及5、6月連續(xù)大暴雨的影響,工程進度較計劃有一定的滯后,總體來說還是正常?!?br />
        鄭航桅還表示,希望借助東濠涌試驗段為今后的“深隧”建設提供經驗并且優(yōu)化。

        建海綿城市智慧城做試點

        為解決“晴旱雨澇”的問題,不少城市開始推廣“海綿城市”的建設?!昂>d城市”是指城市像海綿一樣,在適應環(huán)境變化和應對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比如,下雨時,雨水會被這座城市儲存、凈化,再得以利用。

        《規(guī)劃》按照國家關于海綿城市建設的有關要求,提出了低影響開發(fā)的相關措施并規(guī)劃了海綿城市試點建設區(qū)域。鄭航桅透露,廣州將天河區(qū)智慧城作為“海綿城市”的試點,主要內容就是通過下沉式綠地、調蓄設施、屋頂綠化等手段,核心目標是將地表雨水徑流降下來,不讓降雨太短的時間就進入排水管網,避免排水管網的壓力太大。

        排水防澇總體目標

        發(fā)生城市雨水管網設計標準以內的降雨時,地面不應有明顯積水;

        發(fā)生城市內澇防治標準以內的降雨時,城市不能出現內澇災害;

        發(fā)生超過城市內澇防治標準的降雨時,城市運轉基本正常,不得造成重大財產損失或人員傷亡。

        名詞解釋

        重現期

        通俗地講,就是這么大的雨量,多少年出現一次。

        《規(guī)劃》提出,新建城區(qū)按照5年重現期、老城區(qū)按照3年重現期、特別重要的區(qū)域按照10年重現期進行建設。

        六大原因致廣州“水浸街”

        廣州中心城區(qū)為何時?!八帧保渴兴畡站挚偣こ處熰嵑轿o出了六個理由。

        客觀原因

        1.地勢,廣州中心城區(qū)北高南低,北面有白云山、火爐山、瘦狗嶺,南面是珠江,降雨時雨水會順著山體,在七條河涌中穿城而過;

        2.受珠江潮位的頂托,天文大潮時如果遇到本地大雨非常容易出現內澇;

        3.廣州的降雨強度比較大,以今年5月為例,下雨超過800毫米,將今年一年雨一半下完了。

        人為原因

        1.目前,國內城市普通區(qū)域的重現期為1至3年。廣州大概有90%的管網設計重現期是一年一遇,達到兩年一遇的只有10%,排水管網標準較低;

        2.主要排澇河道,這幾十年來不斷縮窄,排澇能力下降;

        3.地表不斷硬化,造成徑流系數不斷提升,這也是國家提出建設“海綿城市”的原因。

        作者:張西陸謝歡本文來源:南方日報。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錄南方網(http://www.southcn.com)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務熱線:010-64708566 法律顧問:北京君致律師所 陳棟強
ICP經營許可證100299號 京ICP備10020099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031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