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路橋資訊 > 正文
[湖北]交通“十二五”湖北水運砥柱中流心飛揚-湖北
2015-12-28 
        “十二五”收官在即,湖北省水運發(fā)展呈上一份完美答卷——水運建設累計完成投資340億元,是“十一五”的3.17倍,連續(xù)4年投資額排名全國內河航運第二位。

        發(fā)力長江“黃金水道”建設,重塑“九省通衢”風采。過去的5年,湖北省水運發(fā)展成績顯著。

        重大建設穩(wěn)增長的壓艙石

        “十二五”以來,我國經濟發(fā)展進入新常態(tài)。面對經濟下行壓力,航道、港口等基礎設施建設充分發(fā)揮了穩(wěn)增長的關鍵作用。

        湖北省港航管理局局長王陽紅介紹,2011年,《國務院關于加快長江等內河水運發(fā)展的意見》印發(fā),提出加快建成暢通、高效、平安、綠色的現代化內河水運體系,湖北港航建設迎來新一輪熱潮,水運發(fā)展釋放黃金活力。

        武漢陽邏三期、荊州鹽卡、宜昌云池、黃石棋盤洲一期等70個港航建設項目先后分6批開工,113個項目同時在建,總規(guī)模達到358億元。港航基礎設施擴能增效,帶動了水運服務經濟社會發(fā)展能力穩(wěn)步提升。

        湖北省新增泊位數超過100個,凈增港口貨物通過能力和集裝箱通過能力7000萬噸(不含淘汰產能1200萬噸)、250萬標箱,分別達到3.1億噸、433萬標箱,為“十二五”規(guī)劃目標的103%、108%。長江、漢江沿線每個縣市均至少有一個裝卸效率較高的直立式碼頭建成或在建。武漢港2014年集裝箱吞吐量突破100萬標箱,邁入世界內河集裝箱港口“第一方陣”,宜昌港、荊州港相繼突破10萬標箱。

        王陽紅介紹,“十二五”期,湖北省三級以上高等級航道總里程達到1738公里,占全省航道總里程的21%,居長江沿線第一位。新增江漢運河、漢江興隆以下、丹江庫區(qū)、清江水布埡庫區(qū)、三峽庫區(qū)支流等千噸級航道614.4公里,為規(guī)劃目標的108%。

        2014年9月,江漢運河開通后,船舶由長江中游沙市到漢江中游潛江,走江漢運河,67公里即可到達,比沿長江繞道武漢縮短水運里程681公里;船舶由沙市到漢口,走江漢運河,經漢江到漢口,337公里即可到達,比沿長江縮短水運里程141公里。江漢運河以其獨特的鏈接作用,打通長江中游到漢江中游的快捷黃金水道,形成環(huán)繞江漢平原、內連武漢城市圈的810公里千噸級黃金航道圈。

        作為新中國第一條運河,江漢運河通航一年多來,已累計通行船舶2093艘次,船舶總噸105.2萬噸,貨物61.5萬噸。

        “武漢至安慶6米、武漢至宜昌4.5米”長江深水航道整治工程(簡稱“645”工程)先期工作進展順利。湖北省委、省政府搶抓機遇積極作為,將“645”工程作為全省推進長江黃金水道建設的一號工程,要求大題大作、大事大辦,力爭“645”工程納入國家“十三五”規(guī)劃。

        多式聯運客貨無縫銜接

        “構建網絡化、標準化、智能化的立體綜合交通走廊,必須大力發(fā)展多式聯運。推進長江港口水鐵聯運發(fā)展,對于提升長江綜合立體交通走廊運行效率,降低物流綜合成本,促進長江經濟帶的健康發(fā)展意義重大?!焙笔〗煌ㄟ\輸廳廳長尤習貴表示。

        “建成暢通的黃金水道”是《長江經濟帶綜合立體交通走廊規(guī)劃(2014-2020年)》六項發(fā)展目標之一。長江上、中、下游節(jié)點城市,加快推進航道整治,完善江海中轉運輸系統(tǒng),推進支線航道升級改造,不斷提升江海聯運通達深度。

        “江海聯運給我們省下了不少錢,增強了競爭力?!比涨埃诤蔽錆h港,華航集團營銷總監(jiān)嚴建華欣喜地告訴記者,公司今年前10個月海進江貨運量達1000余萬噸。

        這是湖北企業(yè)受益于江海聯運發(fā)展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湖北將江海聯運作為承接東部沿海產業(yè)轉移的重要載體,促進省域經濟發(fā)展。

        湖北江海聯運航線全面延伸。武漢至上海洋山72小時“點對點”江海直達航線每周9個航班,已累計執(zhí)行1500多個航次;2013年開通的“瀘漢臺”江海直達近洋航線,累計執(zhí)行350余次;“武漢—東盟四國(泰國、柬埔寨、越南、老撾)”航線,已穩(wěn)定運行100多個航次。

        湖北各地港口運營效能得到進一步提升。武漢港試點啟運港退稅可提前30天辦理出口退稅,宜昌港啟用設施先進的水運口岸聯檢中心,荊州推進“港口全程物流平臺”和“港口資源信息共享平臺”建設。湖北從事國際船舶代理和管理、無船承運等海運輔助業(yè)企業(yè)達到74家。

        近5年來,湖北船舶運輸能力也在壯大,籌措中央和地方補貼資金4.6億元,吸引企業(yè)和社會投資30余億元用于船舶更新換代。新增航運企業(yè)78家、達到424家,湖北省船舶總運力達780萬載重噸,貨船平均噸位達到1750噸,較“十一五”末增長14.6%、38.5%。

        湖北水運發(fā)展也面臨著一些挑戰(zhàn):長江干線、支流航道及網絡體系建設尚不能滿足航運經濟發(fā)展需要;航運服務產業(yè)發(fā)展不夠,規(guī)范化、規(guī)模化的市場體系尚未形成;武漢航運中心國際化程度不高,輻射力和影響力不夠。

        對此,湖北將采取多方面措施:爭取盡早啟動武漢至安慶6米、武漢至宜昌段4.5米航道整治工程前期工作,實現萬噸級海輪常年直達武漢;加快推進漢江雅口、碾盤山、新集樞紐建設工作,實現千噸級船舶直達襄陽,將支流對長江干流貨運量貢獻率提升到30%以上;爭取財政資金發(fā)展水運,繼續(xù)執(zhí)行江海直達航線、多式聯運線路培育期補貼支持政策。

        針對三峽船閘擁堵等問題,湖北將著力提高船舶運輸效率,推廣適應三峽船閘的“三峽船型”等船型。到2017年,使航運船型標準化率達到75%以上,三峽過閘運輸船舶標準化率達到100%。

        湖北將圍繞武漢長江中游航運中心建設,提速港口建設,優(yōu)化運力結構,實現江海聯運與其他多式聯運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良好態(tài)勢。

        今年10月22日,武漢新港管委會透露,武漢新港空港綜合保稅區(qū)申報方案已通過國家11部委會簽,“目前已呈送國務院,獲批在即。”該綜保區(qū)采用“一區(qū)兩園”模式,涵蓋陽邏港和吳家山鐵路中心站,可實現鐵水聯動。

        同時,掣肘鐵水聯運多年的江北鐵路香爐山段、陽邏港臨時配套鐵路等項目也在加速推進。

        武漢港航發(fā)展集團董事長謝宗孝表示,漢新歐是湖北、武漢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著力點,而陽邏港則是建設武漢航運中心、支撐湖北長江經濟帶發(fā)展的核心區(qū),“漢新歐與陽邏港的牽手,可以說是兩大國家戰(zhàn)略在湖北、武漢的最佳契合?!?br />
        從九省通衢到九州通衢,鐵水聯運將融入“一帶一路”,構筑起交通大動脈。湖北省交通運輸廳廳長尤習貴表示,湖北將努力破除行業(yè)政策壁壘,開展多部門合作,加強對多式聯運市場的引導和規(guī)范。推進大宗散貨水鐵聯運、集裝箱多式聯運,實現貨物運輸“一票到底”。

        加快轉型激發(fā)市場活力

        12月23日,嘉魚長江岸邊,冬雨凄冷,嘉魚港石磯頭港區(qū)的物流綜合碼頭卻熱火朝天?!昂酶叩牡踯嚕蓖?0多米高的龍門吊,附近村民不由感嘆。此時,吊車正在將原材料吊向皮帶輸送機,往公司的原料場轉運。

        咸寧市嘉魚縣區(qū)位優(yōu),瀕臨長江、北靠武漢,長江黃金水道縱貫全境109.6公里,對接長江經濟帶開放開發(fā)、長江中游城市群、武漢城市圈等大戰(zhàn)略,嘉魚正加速融入,兩年前成功引入湖北金盛蘭冶金科技有限公司,在縣臨江工業(yè)園區(qū)布局,是湖北省內最大的民營鋼鐵公司之一,堪當咸寧市產業(yè)結構轉型的“新秀”。

        2013年,項目準備之初,很多人“談鋼色變”,嘉魚的底氣何來?靠的是吃透國家產業(yè)政策:產能減量置換,淘汰落后;一流技術設備,節(jié)能環(huán)保;產品符合最新國標,市場潛力巨大。

        正式投產后,金盛蘭公司將主要生產建筑用高強度抗震螺紋鋼和合金鋼棒材,提高科技含量,可實現年銷售收入120億元,利稅10億元。

        同樣在緊靠長江南岸的湖北省荊州港車陽河港區(qū)和松滋市臨港工業(yè)園一片繁忙。臨港工業(yè)園里,湖北瑞石、湖北宜化、森航木業(yè)等企業(yè)高效運轉,臺資榮成紙業(yè)科技園、鑫圣鑄鐵等場地平整有序推進。

        車陽河港區(qū)和臨港工業(yè)園的“一港雙園”模式,正是湖北拾以港興城、以港興園”的示范項目,即將港口與后方臨港工業(yè)園進行配套建設,以港口的繁榮帶動臨港工業(yè)的發(fā)展,臨港工業(yè)的發(fā)展又促進和推動港城經濟發(fā)展,初步實現“港為城用,城因港興”的雙贏格局。

        數據顯示,松滋臨港工業(yè)園于2011年開建、2014年投入試運營,園區(qū)落戶項目22個,總投資額超過百億元,截至2015年8月,產量較去年同期增長了113%。

        面對結構性矛盾,“十二五”以來,湖北水運行業(yè)以轉方式調結構為主線,做好“加”“減”法,激發(fā)市場活力與發(fā)展動力。

        “十二五”湖北新建港口項目與臨港產業(yè)園物流園規(guī)劃同步、發(fā)展聯動,黃石棋盤洲、黃梅小池、枝江姚家港、松滋車陽河、沙洋新港、嘉魚石磯頭等50多個“港園一體”的項目日漸成型,筑巢引鳳聚集了一批總投資百億元以上的重點項目臨江而建,對沿江電力、石化、冶金等產業(yè)發(fā)展起到了強勁的示范帶動作用。

        武漢先后開辟至上海洋山江海直達、瀘—漢—臺(基壟高雄)快班、至東盟四國、至日韓等品牌航線。通過提升班輪準點率,提高航期穩(wěn)定性,實現航線持續(xù)常態(tài)運營,搭建了對外經貿合作交流的新橋梁,不斷提升“一帶一路”戰(zhàn)略中的區(qū)域影響力。

        今年經國務院批準武漢新港范圍內新增5個水運開放口岸點,湖北省一類水運口岸點達到7個、二類水運口岸點2個,總數占長江沿線口岸的30%。

        2015年1月,陽邏港獲批成為全國首批進境糧食指定口岸和中西部地區(qū)首個進境水果指定口岸。在武漢進境水果指定口岸正式獲批前,湖北省進口水果主要通過上海、廣州、廈門等沿??诎哆M口轉運至武漢,每年消費的進口水果有15萬噸。此舉宣示著武漢結束不能直接進口水果的歷史。以后,我國臺灣、泰國等35個地區(qū)、國家的43種優(yōu)質水果都有條件通過水運直接到武漢。

        簡政放權發(fā)展輕裝上陣

        “十二五”以來,湖北水運行業(yè)全面深化改革,進一步簡政放權,積極清理、調整和下放行政審批事項,不斷推進行業(yè)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2013年,取消船員服務機構資質審批,將水路客貨運輸代理由審批制改為備案制。

        2014年,湖北省港航海事局首次曬出行政權力和服務事項清單,通過對審批事項目錄化管理、公開審批流程、實施監(jiān)督檢查等措施,從工作機制上杜絕審批權力隨意設置問題,最大限度方便群眾辦事。取消和下放一批審批事項:承接核發(fā)省際水路普貨運輸企業(yè)許可,將一類船員證書核發(fā)下放宜昌、荊州、黃岡和武漢市,將過閘運輸船舶前置性審圖權、船舶跨省轉籍辦理權下放到市級,將渡船船員培訓考試發(fā)證權由市級下放到縣級。

        上有頂層設計推動,下有基層積極探索。宜昌港航海事局簡化流程,推行無紙化辦公,三四十頁材料壓縮為一張身份證即可辦理;開辟綠色通道,為時間緊迫的船員提供加急辦理服務。隨著行政審批效率的逐年提升,行政相對人無需舟車勞頓,可充分享受到改革帶來的高效與便利。

        行政審批“瘦身”后,把著眼點放在擴大服務職能上,大力推行電話預約服務、延時服務等便民服務機制。服務大廳對外公開承諾的審批事項辦理時限為14個工作日,較法定時限縮短6天,船員辦證當場辦結,且中午、節(jié)假日正常辦公,方便行政相對人申報和領取證書。

        水運升級實施“1957”工程

        “十三五”期,湖北水運建設將有哪些規(guī)劃?王陽紅透露,將重點實施“1957”工程,打造湖北水運升級版。

        “1957”工程,即1個航運中心,9大航道,5大港口綜合交通樞紐,7大示范。

        “1個航運中心”,即加快構筑武漢航運中心,包括武漢航交所服務平臺、陽邏港綜合保稅園區(qū)等系列項目建設。

        “9大航道”,即加快建設“一主三江一網四支”長江中游高等級航道體系。一主:“645工程”明年開工建設,早日實現武漢至重慶5000噸級船舶直達、武漢至上海萬噸級船舶直達;三江:暢通漢江、江漢運河、清江航運;一網:推進以內荊河航線、漢北河及松虎河航線為主要支撐的江漢平原骨干航道網建設;四支:長江三峽庫區(qū)支流、漢江丹江口庫區(qū)支流、清江水布埡庫區(qū)支流、鄂東南長江支流航道建設。

        “5大港口綜合交通樞紐”,即建設“鐵水公”互聯互通的武漢、宜昌、荊州、黃石、襄陽五大樞紐港口,打造武漢新港為龍頭的長江中游樞紐性港口集群。

        “7大示范”,即在湖北打造建養(yǎng)管示范航道、多式聯運示范基地、“一港雙園”示范港口、安全監(jiān)管示范制度、綠色航運示范區(qū)、江海聯運示范航線、航運服務示范平臺。

        (本版圖片由湖北記者站提供)

        (原標題:[湖北]交通“十二五”湖北水運砥柱中流心飛揚-湖北-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運輸部)

        本文來源:交通運輸部責任編輯:黃歡_NN1650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務熱線:010-64708566 法律顧問:北京君致律師所 陳棟強
ICP經營許可證100299號 京ICP備10020099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031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