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典型隱蔽工程施工質量快速檢測關鍵技術研究”項目科技成果登記的公示
2015-05-05 
        根據(jù)云南省科技廳關于印發(fā)《云南省科技成果登記和信息發(fā)布實施辦法的通知》(云科獎法〔2015〕2號),云南省交通運輸廳現(xiàn)將“公路典型隱蔽工程施工質量快速檢測關鍵技術研究”項目科技成果登記相關內容進行公示。

        “公路典型隱蔽工程施工質量快速檢測關鍵技術研究”科技項目為2007年云南省交通運輸廳科技計劃項目(課題編號:云交科2007(A)03),現(xiàn)課題承擔單位完成了研究任務并向省交通運輸廳申請了課題驗收和鑒定。2014年11月19日,云南省交通運輸廳組織對該項目進行了驗收和鑒定,專家組認為該課題研究成果總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在錨下預應力無損檢測方面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現(xiàn)擬進行科技成果登記,項目情況公示如下:

        本項目研究總經(jīng)費314.00萬元,其中省交通運輸廳補助20.00萬元,自籌294.00萬元。本項目取得了如下主要研究成果:

        1、提出了基于孔底預埋反射裝置的錨索(錨桿)錨固質量檢測方法。

        2、建立了預應力反拉檢測方法的理論依據(jù)。開發(fā)出了用于預應力工程的工作預應力檢測的專用設備——AP-10錨下預應力檢測系統(tǒng)。提出了預應力工程工作預應力反拉檢測工藝。

        3、探索了工作應力無損檢測的原理,總結了波速與工作應力間的理論聲彈性關系。指出選擇檢測激振波時應考慮波的頻散現(xiàn)象,同時應在端錨界面有較好的反射效果,且在傳播中衰減較弱,并建議選用f≤200kHz的縱波作為檢測激振波。實驗室試驗驗證了錨索中存在聲彈現(xiàn)象。應用離散元軟件PFC2D對彈性波傳播進行數(shù)值模擬,發(fā)現(xiàn)應用非線性接觸模型模擬能夠反映顆粒介質中的聲彈性現(xiàn)象。針對使用PFC2D模擬連續(xù)介質的宏觀剛度特性與數(shù)值模型剛度參數(shù)關系進行了初步探索。

        4、提出通過無損檢測預應力錨索防護體系的完整性,從而評價錨索錨固體系銹蝕狀況的方法,提出了運用歐姆定律檢測錨索結構防護體系的電阻值來表征防護體系的完整性;提出了預應力錨索防護體系完整性無損檢測的三種方法:單錨頭檢測法、移動式檢測法和圍繞式檢測法。

        5、建立了擋土墻無損檢測模型、評價指標和評價標準,提出了地質雷達探測擋土墻質量缺陷的依據(jù)、基本原理、資料解釋模式與方法,形成了基于地質雷達的擋土墻無損檢測方法體系。

        6、研究了一種新型預應力結構孔道灌漿飽滿度評價方法,即利用彈性波原理對孔道內凝固漿體存在形式客觀定性或顯像。利用彈性波屬性技術整體性定性評價定量描述孔道結構幾何組成和物理性質,利用廣義結構振動模態(tài)分析、地震勘探原理掃描查找灌漿異常缺陷區(qū)域,綜合考慮彈性波的運動學(波走時特征)和動力學特征,理論基礎充分,具有便捷高效、準確無損的特點。

        7、編制了《公路典型隱蔽工程施工質量快速檢測技術指南》。

        8、通過用于重大工程生產(chǎn)檢測,在隱蔽工程施工質量控制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項目成果已在云南元雙路、鎖蒙路以及全國各地20余項重大工程得到成功應用。

        9、已獲得專利7項(其中發(fā)明專利4項,實用新型專利3項),已發(fā)表論文31篇。

        項目主要完成單位:云南省公路開發(fā)投資有限責任公司

        云南武昆高速公路建設指揮部

        云南省公路科學技術研究院

        招商局重慶交通科研設計院有限公司

        項目完成人員:楊玉寶;段孟貴;楊靜;羅斌;李宏剛;鄒磊;許萬敏;劉懿瑩;廖強;粟海濤;阮人杰;劉唯剛;羅代明;譚立銘;楊均平;謝仁建;莊永和

        公示期自即日起15個工作日,即2015年5月4日~2015年5月18日,凡對項目公示內容、完成單位、完成人員及取得的研究成果等有異議,請及時以書面形式向云南省交通運輸廳科技教育處反映。

        聯(lián)系人及電話:程偉賢0871-65305690

        云南省交通運輸廳科技教育處

        2015年5月4日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務熱線:010-64708566 法律顧問:北京君致律師所 陳棟強
ICP經(jīng)營許可證100299號 京ICP備10020099號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031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