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軌道交通1號線14工區(qū)各項施工順利推進
2016-04-27
(原標題:蘭州軌道交通1號線14工區(qū)各項施工順利推進)
軌道交通1號線14工區(qū)各項施工順利推進
東部市場站5月底封頂東部市場至五里鋪區(qū)間7月底雙線貫通
主體結構頂板混凝土澆筑
近日,記者走訪蘭州軌道交通1號線一期工程14工區(qū)中鐵二局項目部了解到,該項目部承建的拱星墩站已于去年6月主體結構封頂,東部市場至拱星墩區(qū)間雙線貫通。目前,14工區(qū)各項施工正按計劃進行,東部市場站將于5月底封頂,東部市場至五里鋪區(qū)間預計于7月底雙線貫通。
解開管線拆遷的“結”
中鐵二局項目部承建的2站(東部市場站、拱星墩站)2區(qū)間(東部市場至五里鋪區(qū)間、東部市場至拱星墩區(qū)間)沿城市主干道東崗路布設,受地形限制,施工區(qū)域內管線密集,天然氣、供熱管、自來水、雨污水管道以及強弱電線等管網“盤根錯節(jié)”,部分管線就連產權單位都無法分清。中鐵二局項目部黨委書記楊可才告訴記者,管線遷改開始后,項目部根據圖紙資料信息,與水、電、熱、園林等部門以及通信運營商聯(lián)系,按照管線埋設圖紙,與地鐵工程設計相對照,采取懸掛、改移、拆除等不同方式,保護水、電、氣、熱和通訊線路安全,確保民生需要。經過各方共同努力,14工區(qū)率先完成2站2區(qū)間內難以數(shù)計的管線遷改作業(yè),管線“死結”解開,地鐵施工豁然開朗。
攻下盾構井施工的“點”
為按期完成施工進度,中鐵二局項目部決定車站施工、盾構推進雙管齊下,力爭在50天內完成84米長的盾構始發(fā)井,為盾構始發(fā)提供條件。挖運土石3.2萬立方米、預制綁扎鋼筋6000余噸、澆筑混凝土6800多立方米……50天建成80多米長、21米寬的地下兩層車站主體結構的盾構始發(fā)井,在地鐵建設史上前所未聞。為了“攻占盾構井制高點”,中鐵二局項目部組織精干施工力量,采取倒排工期、任務落實到小時、24小時晝夜搶干的方式,在狹小的基坑內平行施工,流水作業(yè),最終創(chuàng)造出45天完成盾構始發(fā)井施工的奇跡。
破解盾構機退出的“難”
去年10月25日,“金城十五號”盾構機推進到東部市場站,隧道貫通后,這個龐然大物需要從接收井吊上地面,而東部市場站鋪蓋區(qū)域的一根立柱,擋住了盾構機退出的路線。楊可才告訴記者,東部市場站地處東崗東路與魚池口路丁字路口,人流、車流極為密集。為減輕對交通的影響,東部市場站建設時,在基坑南側路面臨時建設了一條混凝土鋪蓋便橋,而正是這座便橋的結構柱,擋住了“金城十五號”的去路。
“要吊出盾構機,結構柱必須拆除,但結構柱一拆,鋪蓋便橋就會坍塌,造成的影響和損失難以估量。”楊可才說,項目部通過研究圖紙、比對現(xiàn)場實際情況,對結構物承載力計算檢測,終于找到可行的方案,“快速搶建完成主體結構,在主體結構內部增加托換柱、托換梁和型鋼柱,將路面鋪蓋橋板支撐起來,隨后拆除原有結構柱。”經過設計、監(jiān)理、業(yè)主、施工單位共同論證、現(xiàn)場討論,這一方案獲準實施,盾構機“卡殼”問題迎刃而解。文/圖蘭州晨報記者師向東通訊員楊可才
作者:師向東楊可才
(來源:每日甘肅網-蘭州晨報)
本文來源:每日甘肅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