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場公路高架今日通車“省門第一路”華麗回歸
2016-05-04
闊別兩年,今天上午10時,“省門第一路”——蕭山機場公路高架主線將正式通車。5月1日,記者開私家車以時速80公里行進,從市心路互通開始計時,行駛至“踏海巡天”收費站全程只花了10分鐘,今后蕭山人趕飛機的時間更充裕了。
為提升周邊百姓生活品質,改善城市交通狀況,展示杭州城市形象,促進產(chǎn)業(yè)轉型升級,發(fā)展空港經(jīng)濟,打造全拾1小時交通圈”,蕭山機場公路從2014年4月15日進入封閉施工。
蕭山機場公路改建工程采用高速公路與地面城市道路相結合的建設方案,項目起于西興大橋南引橋,走向與原機場公路一致,經(jīng)濱江西興和蕭山寧圍、新街、瓜瀝等鎮(zhèn)街,終點為蕭山國際機場西大門,全長約19.55公里。
其中,高速公路高架橋長約14.6公里,工程沿線共涉及西興、市心路、通惠路、新街、杭金衢、杭甬及坎紅等7個互通。通惠路互通為九堡大橋南接線建設范圍,坎紅互通作為分流道路已先行實施并建成通車。
蕭山段涉及的互通工程分別為市心路互通、新街互通、杭金衢及杭甬互通4個互通。其中,市心路互通上跨蕭山重要道路市心路,地面上分四層,分別為杭甬杭長客專、機場公路高架橋及匝道、滬昆鐵路、機場公路地面道路。
蕭山機場公路高架部分設計速度100公里/小時,起點至杭金衢互通為雙向六車道(其中起點至西興互通為雙向六車道城市快速路),杭金衢互通至終點段為雙向八車道。
地面道路起于濱江一路,沿高架下方布設,終于經(jīng)十二線,全長約13.47公里。地面道路按城市主干路標準設計,設計速度50公里/小時。其中,起點濱江一路至濱盛路段為雙向四車道,濱江路至經(jīng)二十一線為雙向六車道。不過,想走地面道路的車主們還要再等一等。
此次機場公路改擴建還翻新了原來的收費站,蕭山機場收費站站名為“踏海巡天”。波浪的玻璃頂棚與大跨度的弧形鋼結構的組合,立面看上去恰似一只雄鷹振翅欲飛,顯現(xiàn)出強烈的動感。
機場收費站車道共有30條(含2條4米超寬車道),其中杭甬匝道高速進機場有10個車道,機場高速進機場有5個車道,機場到杭甬高速有5個車道,機場到機場高速主線有10個車道。
費用怎么收,也是大家很關注的問題。不過,目前蕭山機場公路通行費收費聽證方案還在批復中,按照聽證方案,以7座以下小車為例:實行單向收費,去機場時不收費,回來時收費20元。但最終的收費標準還得批復后,才能最終確定。
杭州蕭山機場高速素有“省門第一路”之稱,是連接杭州主城區(qū)、江南副城與杭州蕭山國際機場及大江東產(chǎn)業(yè)集聚區(qū)、空港新城間的骨架道路,也是與杭甬高速、杭金衢高速及杭州“三縱五橫”城市快速路網(wǎng)緊密相連的重要通道,在城市交通網(wǎng)和區(qū)域交通運輸中發(fā)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對展示杭州城市形象以及促進產(chǎn)業(yè)轉型升級、發(fā)展空港經(jīng)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G20峰會期間,這里將會是中外嘉賓了解杭州乃至浙江的“第一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