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路橋資訊 > 正文
瑞吉峰折射瑞士鐵路發(fā)展
2016-08-17 
 “去瑞吉山頂看日出日落。”——200年前這就是歐洲達官貴人的旅游時尚。瑞吉山位于瑞士中部,這里的庫爾姆酒店建于1816年,是歐洲第一家山頂旅游酒店,天氣情況允許時,在酒店可看到最多14個湖泊和眾多山峰山頂,曾接待過英國女王以及韋伯、門德爾松、馬克·吐溫、雨果等許多名人。當時,還沒有現(xiàn)在用于登山的齒輪鐵路,1868年,英國女王就是坐著轎子上山的。

 今天,到瑞吉山旅行最多的外國游客,既不是臨近的德國人、法國人,也不是在整個瑞士旅游接待市場上占重要份額的美國人、英國人,而是中國人。在2015年瑞吉山接待的游客數(shù)量中,中國游客占15%~20%,是第一大外國客源市常意為“山之皇后”、海拔1800米的瑞吉山,去年和中國峨眉山結(jié)為“姐妹山”。在瑞吉山頂,還有一塊專門從峨眉山運來的巨石。

 瑞吉山旅游管理公司擁有瑞吉山這個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占盡了天時地利??可匠陨?,靠水吃水。絡繹不絕的游客,為他們帶來了滾滾利潤。但是,難道其他企業(yè)不想分一杯羹嗎?甚至瑞士聯(lián)邦和地方政府,按說也有權(quán)、有動力參與經(jīng)營這個旅游資源埃

 瑞吉山旅游管理公司市場銷售總監(jiān)羅杰對記者解釋說,該公司的功能和市場壟斷地位,是歷史形成的。起初,只有他們一家公司愿意、并且有能力建設(shè)登山的齒輪鐵路。該公司也是全瑞士唯一一家只擁有鐵路、不擁有沿線飯店、餐廳的同類公司。在瑞士其他登山旅游點,都是一家公司“通吃”,所有相關(guān)企業(yè)都歸一家所有。在瑞吉山,這些商家分屬30多家不同的私企。

 原來,1825年鐵路剛剛誕生,在美國、法國和德國廣受歡迎的時候,封閉、謹慎的瑞士人對這個新生事物的態(tài)度一度很矛盾。瑞士山巒眾多、湖泊遍布,以當時的財力和技術(shù)水平,修鐵路是個難事。19世紀中期,瑞士曾邀請兩名英國工程師為自己設(shè)計鐵路網(wǎng),他們的建議是要避免建造橋梁隧道,沿著河谷安排鐵路運輸。但是,多數(shù)瑞士人不贊成英國人這個貌似省錢、但改善運輸狀況并不明顯的設(shè)計。當時正致力于統(tǒng)一全國的郵政系統(tǒng)、計量單位和貨幣的瑞士政府,只得把這一設(shè)計束之高閣。1852年,瑞士聯(lián)邦國會將修建鐵路的權(quán)利交給了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則將建筑許可給了私人企業(yè)。

 19世紀50年代,歐洲第一條用于登山的齒輪鐵路在這里建成之后,建設(shè)鐵路的公司順理成章地成為這條鐵路和這條旅游線路的經(jīng)營者,別人無法染指。同時,由于該條齒輪鐵路是該公司私有,而瑞士聯(lián)邦和地方政府又沒有其他交通手段,所以一些社會公共服務,如接送山上的孩子上學、郵政服務等等,還需要求助于該公司。為此,聯(lián)邦和地方政府還給該公司一定的補貼。

 政府放權(quán),民間有了動力。這之后,鐵路在瑞士如雨后春筍般發(fā)展起來。到現(xiàn)在,面積只有兩個半北京大小的瑞士,鐵路網(wǎng)長達3011公里,有760個火車站。前不久,總長度達57公里、耗資120億瑞士法郎的全球最長的鐵路隧道——圣哥達隧道,在歷時17年的施工后建成通車。鐵路運輸?shù)陌l(fā)達帶來了經(jīng)濟的發(fā)展。同時,瑞士乘火車旅行的人數(shù)比例、次數(shù)、人均行駛長度等,多年都在世界上名列前茅。

 瑞吉山鐵路折射了瑞士鐵路發(fā)展的歷史。在政府無力修鐵路的時候,民間力量徹底改變了瑞士運輸落后的狀況。而當鐵路能賺錢的時候,政府也沒有與民爭利。整個瑞士有70多家鐵路公司,絕大部分類似瑞吉峰的觀光鐵路,換言之就是盈利相對容易的線路,經(jīng)營者都是小的私營鐵路公司。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務熱線:010-64708566 法律顧問:北京君致律師所 陳棟強
ICP經(jīng)營許可證100299號 京ICP備10020099號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031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