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德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成立
2017-12-15
本報訊高德地圖日前攜手中國公路學會,成立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以下簡稱“聯合實驗室”),并推出“十百千計劃”——實驗室堅持十年投入、與百所高校合作,培養(yǎng)千名面向未來交通出行的專家級人才。
首批來自國內交通出行、人工智能方面的清華大學李萌、同濟大學楊曉光、中山大學余志等5位頂尖科學家團隊入駐聯合實驗室,就數據時代的智能駕駛調度、城市“CT”、智慧公交、城市交通大腦、交通需求管理等前沿課題展開聯合攻關。同時,高德聯合各地政府推動的城市交通大腦以及智慧誘導、智慧公交等首批未來交通科研成果已經在北京、杭州、成都、宣城等城市落地。
“新行業(yè)遇到了老問題。”高德地圖副總裁董振寧表示,城市化進程中產生的交通擁堵、路權爭奪等大城市病,依舊是資源爭奪、信息孤島等老問題所致。交通出行這個新行業(yè)遇到了老問題——科研與產業(yè)成果未能順暢轉化,產研結合的人才稀缺。以交通出行數據采集為例,科研界采用傳統(tǒng)方法,如人工計數法、問卷調查法和固定設備檢測法,這三種方法效率較低、準確度差,且只能獲得道路交通局部狀態(tài)數據。
交通出行行業(yè)出現的“產學研孤島”現象,已經阻礙了科技創(chuàng)新和產業(yè)升級。董振寧介紹,聯合實驗室會融入產業(yè)、學會、科研/高校各方元素,無縫連接產學研,構建未來交通科研基礎設施,破除“產學研孤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