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珠隧道作為廣州最新謀劃的“第三軸”——廣州科技創(chuàng)新走廊重要廊道的重要節(jié)點工程,其建設進度出乎意外地快。
據(jù)中鐵十八局集團官方公號消息,近日,集團公司魚珠隧道項目上場布置會在廣州召開,部署安排相關工作。
中鐵十八局集團總經(jīng)理閆廣天會上要求,堅持“以快制勝”的理念,迅速打開局面,打好魚珠隧道項目上場開局之戰(zhàn);把沉管隧道作為開辟市場的利器,將魚珠隧道建成為一流工程、品牌工程、形象工程。
魚珠隧道施工總工期1461日歷天,歷時大約4年,計劃于2021年6月開工, 預計于2025年年中建成通車。
01
央企操刀
黃埔觀察注意到,魚珠隧道項目已列入3月18日廣州市發(fā)改委公布的廣州市2021年重點項目計劃。
建設項目清單顯示,2021年廣州市重點建設正式項目共666個,年度計劃投資3417億元;預備項目共111個,年度投資計劃186億元。
其中,魚珠隧道是廣州2021年重點開建的四個跨江隧道項目之一。另外三個隧道項目為車陂路-新滘東路隧道工程(黃埔大道至新港東路)、會展西路過江隧道、臨江大道-閱江路過江隧道。
黃埔觀察了解到,3月18日,中鐵十八局中標魚珠隧道項目,合同額32.9億元。
根據(jù)此前項目施工總承包及運維服務招標公告,中鐵十八局將參與魚珠隧道建設,以及項目投入使用之日起3年的運維服務。
魚珠隧道由中鐵十八局建設,工程規(guī)格、品質(zhì)值得期待。
官方公開資料顯示,中鐵十八局集團是世界500強——中國鐵建的旗艦企業(yè)。公司原系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第八師,組建于1958年10月,1984年1月集體轉(zhuǎn)業(yè)并入鐵道部,2003年3月隨中國鐵道建筑總公司歸屬國務院國資委管理,2008年3月隨中國鐵建整體上市。
十八局先后參建青藏、成昆等100多條鐵路工程,京滬、京廣等60多條高鐵,京滬、京沈等250多條高速公路,港珠澳大橋、海南博鰲通道、天津海河隧道等1500多項市政工程。
02
三處節(jié)點分兩期建設
魚珠隧道全長約4.104公里,其中隧道段長2.454公里,其中下穿珠江沉管段長935米。項目等級為城市主干路,道路紅線寬60米,隧道內(nèi)雙向六車道,設計車速為60公里/小時(局部采用50公里/小時)。
線路走向為:南起海珠新港東路,向北下穿珠江與北帝沙島,并下穿黃埔大道后接地,繼續(xù)向北以路基形式穿過蓮溪村,設置跨線橋跨過中山大道后與現(xiàn)狀珠吉路相接。
魚珠隧道項目共有新港東路、黃埔大道、中山大道等3處節(jié)點。
據(jù)悉,由于到深涌以北,天河蓮溪村路段沿線涉及征拆量巨大,需結(jié)合城市更新工作開展,所以將魚珠隧道以深涌為界,按一期、二期實施。
其中,一期工程南起海珠新港東路,采用沉管隧道下穿珠江接入規(guī)劃珠吉路走廊,向北下穿黃埔大道后接地,止于深涌以南。
一期工程路線長2.682公里,其中路基段長約3.9公里。主線保持雙向6車道,立交匝道設為單車道或雙車道。
二期工程主要實施主線深涌以北路段、地面輔道及中山大道立交節(jié)點。
珠江南岸新港東路節(jié)點示意圖
珠江北岸黃埔大道節(jié)點,則采取主線立交形式,在深涌以南路段及掉頭匝道,兩側(cè)地面輔道。
03
珠吉路拓寬
根據(jù)最新規(guī)劃,魚珠隧道向北延伸接通珠吉路,同時珠吉路將拓寬為雙向8車道。
目前,珠吉路拓寬工程(一期)北段(廣園快速路-珠村走馬崗路)施工總承包招標工作已經(jīng)完成。
珠吉路拓寬工程全長2.78公里(含跨廣深鐵路0.7公里無需建設),寬度42.5 米,雙向8車道,道路等級為城市主干道,設計速度為60公里/小時。
珠吉路拓寬工程(一期)已列入廣州市2021年重點建設項目計劃。天河區(qū)正在加大征拆力度,將于2021年中開工建設。
未來,魚珠隧道開通后,將有助于科學城、金融城、魚珠核心區(qū)與大學城、創(chuàng)新城等科技創(chuàng)新帶的交通聯(lián)系,連通兩岸最快僅需5分鐘,將大大提高通勤效率。
屆時,黃埔魚珠片區(qū)、海珠區(qū)、天河區(qū),將由此隧道“一鍵串聯(lián)”,加緊彼此的產(chǎn)業(yè)聯(lián)通。
04
黃埔待建三條過江隧道
即將率先動工魚珠隧道,也是黃埔區(qū)這兩年來謀劃推動的“一江三岸”互聯(lián)互通的重要一棋。
除了魚珠隧道,黃埔區(qū)近期還將謀劃建設三條過江隧道,包括:沙魚洲隧道(石化南路-沙魚洲)5.07公里、西區(qū)-化龍隧道3.76公里,以及2020年提出的西區(qū)-麻涌隧道3.4公里。
另據(jù)規(guī)劃,遠期預留兩條過江隧道:一條是蟹山西路南延,下穿珠江連接長洲島,南延至番禺;另一條是信華路南延下穿珠江,經(jīng)大蠔沙島,連通番禺。
也就是說,未來比如15年左右,黃埔區(qū)或?qū)⒂?條過江隧道,與江岸的海珠、番禺、東莞麻涌有力“握手”,珠江天塹變通途。
2021年初召開的黃埔區(qū)黨代會進一步明確提出,將加快西區(qū)-麻涌、西區(qū)-化龍過江隧道建設,推動“一江三岸”互聯(lián)互通。
沙魚洲隧道北起黃埔東路與石化路節(jié)點南側(cè),南岸順接規(guī)劃石化大道。全長約5.07公里,其中隧道段長約3.44公里,雙向六車道;石化大道段(沙魚洲隧道南段-南大干線)約1.51公里,雙向八車道,設計速度60公里/小時。總投資約50.59億元,資金來源為廣州市財政。
沙魚洲隧道線位圖
西區(qū)-化龍過江隧道,南起化龍金山大道,北至西區(qū)東江大道,全長約3.76公里,雙向六車道,設計速度60千米/小時。其中新建過江隧道長約3公里,改造道路長度約1.7公里;新建高架橋1座,長約0.4公里,總投資約47.4億元,資金來源為廣州市財政。
西區(qū)-麻涌過江隧道沿志誠大道走向,采用盾構(gòu)隧道穿越東江,在麻涌側(cè)對接水鄉(xiāng)大道延長線,路線全長3.4公里,設計速度60公里/小時。過江隧道采用雙向六車道,隧道全長2760米,總投資約39億元,資金來源為廣州市和東莞市共同出資。
四條近期規(guī)劃建設的過江隧道,總長約16.33公里,總投資額預計超180億元,堪稱大手筆。
后三條過江隧道中,沙魚洲隧道已于2020年開展勘察設計招標,動工時間尚未明確。
黃埔觀察了解到,西區(qū)-化龍隧道已列入廣州市重點預備項目,目前正開展可研報告編制工作,力爭2021年6月底前完成初步設計和取得概算批復,今年下半年轉(zhuǎn)入實施階段。
而西區(qū)-麻涌過江隧道,正開展建設方案編制工作。鑒于該項目屬跨市、跨珠江航道的重大項目,相關協(xié)調(diào)及立項工作均需得到省、市上級部門的支持。
目前廣州市已初步將西區(qū)-麻涌隧道納入廣州市中心至主要地區(qū)快速通道近期建設計劃,并明確由市交通運輸局與黃埔區(qū)政府共同牽頭推進項目建設,計劃2021年6月底前與東莞市簽訂共建協(xié)議,爭取2022年底前開工建設。
近期規(guī)劃建設的四條隧道通車后,將有效破解珠江黃埔段兩岸的交通壓力。